门式起重机(龙门吊)作为大型、高价值的特种设备,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人身财产安全。日常维护是预防故障、延长设备寿命、杜绝安全事故很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本指南系统性地阐述了门式起重机日常维护的要点,旨在为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规范。
一、 维护原则与人员要求
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原则。日常维护以清洁、检查、润滑、紧固、调整为核心。
人员要求: 维护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或持证操作员在设备断电状态下进行(润滑和电气检查除外)。工作前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设置警示标志。
二、 日常维护(每班作业前后)
(一) 作业前检查(接班检查)
操作员在每日开工前,应进行以下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环境巡视:
检查大车轨道及两侧有无障碍物、积雪、积冰。
检查轨道压板、螺栓有无松动,轨道有无裂纹或异常变形。
结构件与连接件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主梁、支腿等金属结构有无裂纹、变形、腐蚀或油漆剥落。
检查高强螺栓、销轴等关键连接部位有无松动、缺失或损坏。
机构与安全装置检查:
钢丝绳: 检查有无断丝、断股、扭结、压扁、锈蚀及过度磨损现象,检查其在卷筒和滑轮上的缠绕是否正常。
吊钩: 检查吊钩危险断面有无裂纹或磨损,防脱钩装置是否完好有效,转动是否灵活。
制动器: 空载试运行,检查起升机构和大、小车运行机构的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听有无异常噪音。
安全装置测试: 试运行限位器(起升高度限位、行程限位),确认其有效性。检查超载限制器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防风装置确认: 确认夹轨器、锚定装置等已松开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 作业后维护与保养
清洁:
清扫司机室,保持干净整洁。
清除设备主体上的灰尘、油污及其他杂物。
润滑(按需进行):
对照设备润滑图,对需要每日润滑的点(如轴承、开式齿轮、钢丝绳等)加注规定的润滑脂或润滑油。注意: 加油时务必确保设备停止,并擦去旧油和灰尘。
紧固:
检查并紧固可见的螺栓连接,特别是振动较大的部位。
停放安全:
将起重机停放到指定位置。
吊钩升至离地面2米以上的安全高度。
所有控制器手柄归零,切断总电源。
严格实施防风措施: 必须拉紧夹轨器,必要时按下锚定装置。
三、 每周/每月定期维护
在每日检查的基础上,应进行更深入的周期性检查。
电气系统:
检查电缆卷筒、滑线是否正常,有无磨损。
检查各控制柜、控制器内的接触器、继电器触点有无烧蚀,接线有无松动。
检查警铃、照明等辅助设备是否完好。
机械部件深度检查:
详细检查钢丝绳的磨损量,并做好记录。
检查滑轮、卷筒是否有裂纹、磨损及轮缘破损。
检查制动器的制动衬垫磨损情况,调整制动间隙。
检查车轮的轮缘和踏面是否有磨损、裂纹现象。
钢结构:
重点检查主要受力焊缝是否有裂纹,结构是否有长久变形。
四、 维护记录与故障管理
建立维护日志: 每次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后,必须详细记录检查情况、润滑情况、发现的异常及处理措施。这是设备健康管理的重要档案。
“红线”管理: 发现以下问题必须立即停用,并上报维修,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主要结构件出现裂纹或变形。
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如断丝数超标、绳径减小超标等)。
吊钩出现裂纹。
制动器、安全装置(限位器、超载限制器)失灵。
关键连接螺栓松动或缺失。
五、 安全意识贯穿始终
断电作业: 所有涉及拆卸、调整的维护工作必须在完全断电并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的情况下进行。
高空作业防护: 在主梁上进行检查维护时,必须系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
协同作业: 需多人配合维护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信号明确。
门式起重机的日常维护绝非琐事,而是保障其长期安全运行的“生命线”。一套严谨、细致、持之以恒的维护保养制度,不仅能非常大降低设备突发故障的风险,提高设备利用率,更能有效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的坚实基础。将维护工作标准化、流程化、责任化,是每一位设备管理者和操作者的重要职责。